私募爆雷!涉嫌非法吸存被警方抓获,美女高管失联

据媒体16日报道,近日,一桩私募基金涉嫌非法吸存案引发市场关注。
9月初,滨城公安发布通告,破获上海含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含德基金)滨州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犯罪嫌疑人马某飞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企查查APP显示,上海含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该公司共19家分支机构,其中12家已注销。据悉,该公司曾登记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该私募于去年11月主动注销。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济南高新分局发布公告称,含德基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由济南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立案侦查,现正对含德基金及其关联公司展开全面调查,含德基金各分公司所在地公安机关也依法分别立案侦查,对分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公安机关正全力查清犯罪事实,相关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全力追赃挽损,已查封、冻结房产、资金一宗。
经侦查发现,含德基金的相关嫌疑人未经金融部门批准或许可,以数十家有限合伙企业的名义,面向不特定客户签订有限合伙企业入伙协议,非法集资。含德基金非法集资业务与合法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在法律性质、合同文本、募集账户、监管账户、是否备案、监管方式、运营模式等方面有显著区别。
去年11月,便有多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曝光含德基金发生风险、停止兑付、基金资产遭挪用。且疑似含德基金实控人于小彬在网传视频中表示,资金实际上并未投向合同约定的项目。含德基金菏泽分公司的CEO兼基金经理白云凤也失联了。
据财联社,上海含德基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并非个例。近年来,私募行业快速发展,部分不法分子却借此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实。
最高人民检察院曾发布《依法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明确指出存在以“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私募基金管理人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财产,在私募基金运营过程中实施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并联合选编了“苏某明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5件私募犯罪典型案例予以警示。
2015年11月至2020年6月,中某中基集团及主管人员孟某、岑某、庄某,通过实际控制的檀某资产、洲某资产、云某投资3家私募及辉某集团等10多家公司,通过“自融自用”开展私募相关活动。孟某、岑某指使相关人员通过宣传会、论坛、随机电话等公开宣传,谎称有国资背景公司担保、虚设应收账款质押,变相保本保息,超备案募资,累计非法募集78.81亿元。
最终,中某中基集团被判罚金1亿元;孟某、岑某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庄某因审理期间病逝,依法终止审理。案件办理中,公检法机关共冻结涉案存款 6500万余元,查封扣押房产、土地、股权数十处。判决生效后,上海一中院依法拍卖查封扣押资产,与存款一并返还投资人。dd95dcdfe9c9459d964691a0dbd1aab9.png

赞(0)
版权声明:本文为第三方投稿及转载资讯,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含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