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水果贵族”集体沦为中国土特产

没有哪种食物比水果更能丈量财富自由。
前段时间,有关“2万月薪吃不起百果园”的话题冲上热搜,一时间引发热议。
中国是水果消费大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鲜瓜果消费量为61.6千克,而在10年前,这一数据为40.5千克,10年间增长超过50%。
不过对于“吃货”们来讲,今年是个“甜蜜”的年份。自年初起,草莓、车厘子、蓝莓、榴莲、阳光玫瑰等以往的高价水果,价格纷纷“跳水”,让网友们直呼:实现了水果自由。
以蓝莓为例,有批发商介绍,在蓝莓主产地云南和山东,收购价已下探至每公斤60元左右,“今年是近十年来蓝莓价格最低的一年”。
核心原因在于供给暴增。据新华网报道,2024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超过110万亩,产量约5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然而二十年前蓝莓还是原产国外价格昂贵的“高端果”“小众果”,曾一度90%依赖进口,不仅果实贵,种苗价格更是高达数十元一株。
曾被称为葡萄界的“爱马仕”——阳光玫瑰,价格更是“跌跌不休”。据媒体报道,种植规模急剧扩张,成为阳光玫瑰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
随着本土种植的扩大,部分进口水果的平替产品价格一路下降。
不过,在喜大普奔的降价浪潮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没以前好吃了。以阳光玫瑰为例,部分种植户盲目的扩产,加之有的种植户滥用催熟剂和膨大剂等,导致果品质量下降。
据海报新闻,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刘波表示,阳光玫瑰为什么好?不仅仅是品种,也是因为具备一套系统完整的培育种植体系。这启示我们,只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种植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品牌化与高端化。

赞(0)
版权声明:本文为第三方投稿及转载资讯,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含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分享到